2020年全球互联网通信云行业研究报告

提供即时通讯和实时音视频能力的互联网通信云PaaS服务
传统短信和话音的通信形式正在向互联网通信转变,互联网通信包括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IM)和实时音视频(Real TimeCommunication,RTC)两种类型,前者主要指基于发送者到接受者的即时聊天消息传输,强调消息的可靠性和送达率,后者多应用于互动直播、视频会议等场景,满足实时的通信需求,强调低延时和接通率。
本报告所指互联网通信云聚焦于PaaS层面,即以API/SDK形式交付的即时通讯和实时音视频云服务。相比自主研发,第三方服务提供的互联网通信云,可以帮助企业更加低成本、高效率地在各类应用中实现互联网通信的能力。
互联网通信云在通信云产业中的位置
面向具有开发能力的客户,更强调技术服务而非运营商资源
通信云服务旨在解决企业运营中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沟通问题,根据服务模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以软件应用形式提供的SaaS服务和以API/SDK形式提供的PaaS层通信能力。PaaS服务允许客户进行自主的二次开发,面向的是具有一定开发能力的客户群体。不同于SaaS服务的标准化程度高,直接面向终端的企业客户,PaaS层的通信云可以面向TO C应用开发者和TO B的ISV,在终端企业客户方面,也更倾向服务大型企业的IT部门,以定制化能力、私有部署同SaaS厂商区分开来。
PaaS层服务包括对传统短信和语音能力的云化和对互联网通信的云化两类。短信和语音PaaS厂商采取资源转售的商业模式,核心能力在于运营商资源,而互联网通信云厂商更强调技术服务,在IM和实时音视频领域的技术是其核心竞争力。
互联网通信云的渗透路径
从互联网应用向企业级应用渗透,智能硬件市场仍待激活
互联网通信云的广泛应用始于社交、直播、游戏等APP,在激烈的竞争中各类C端应用为保持快速的迭代能力,专注于核心业务领域,催生了对第三方通信云的需求。随着社交需求泛化、通信能力基础化,互联网通信云逐步渗透到电商、O2O等各类应用中,甚至以信令服务的形式进入到工具类应用中。围绕企业端的在线办公协作衍生出视频会议、远程面试、金融双录、在线医疗等场景,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传统企业逐渐成为互联网通信云应用的主体。当前智能硬件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无论是消费级的智能手表、音箱、摄像头或是智慧交通、智能制造等工业级应用都尚未完全普及。
互联网通信云的核心价值
技术复用叠加规模效应,轻松获得复杂的互联网通信云能力
互联网通信云的核心价值体现在成本优势和专业优势两个层面。从成本角度考量,研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是互联网通信云最主要的成本来源。相比企业自主研发,第三方服务商在互联网通信云领域具有技术复用的优势,能够帮助企业实现高效率的研发,缩短业务上线时间;对互联网通信的需求量更大,可以发挥规模效应,分摊建设全球通信网络的成本。
第三方服务商专注于打磨互联网通信云技术,在质量和性能方面往往表现更佳。同时,互联网通信云厂商在服务过程中,会不断积累行业性经验,形成场景化的解决方案,从而支撑企业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复杂业务需求。
小程序无法查看下载PDF文件,请移步学而知识库网站或手机版
如果无法下载,请联系客服索取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