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当选后的政策取向观察系列之二:拜登初期的货币和财政立场
核心观点
拜登就职之前,两党在财政刺激规模上仍存分歧,我们认为今年推出新一轮财政 刺激计划的可能性较小,货币政策也将保持原有基调。但是 2021 年之后,我们 认为拜登在货币和财政领域将有所行动,其立场也是关系到经济基本面和市场情 绪的关键变量之一。从货币政策角度,我们认为美国失业情况会进一步修复,但 是速率可能下降,再通胀可能到来,但仍不及联储目标,所以宽松的货币政策取 向应该是题中之义。而财政政策角度,结构性失业仍然存在,对地方政府的支持 也仍属必要,8450 亿美元至 1.3 万亿美元的中性偏宽松财政支出可能性较大。此外,如果耶伦当选财长,那么财政纪律性和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将大幅加强。
就业市场:快速修复后斜率或有所放缓
疫情冲击后初期美国就业市场凭借重分配、临时性和高弹性的特征而得到 快速修复,目前来看,这种快速修复仍存一定的空间。且随着疫苗使用的 预期一步步临近,美国就业市场修复动能不弱。但重分配使得部分业态或 永久性消失,导致结构性失业;高企的非临时性失业的修复或耗费更长时 间,充分就业附近的失业率下降或更为缓慢。展望明年,失业率仍有较强 的修复动能,失业率可能快速修复至充分就业上方的 4%-5.5%区间,但之 后的修复速度或大幅减缓,因此不会掣肘宽松货币政策的继续推行。
通胀:可控的再通胀或来袭
我们认为 2021 年美国通胀或呈现出商品再通胀而服务温和通胀的局面, 核心通胀率或在某些月份突破 2%,但是鉴于美联储将货币政策框架调整 为平均通胀目标,允许通胀率超过 2%,再通胀不会对宽松政策形成掣肘, 失业率也将维持在充分就业水平之上,明年短端利率料维持较低水平。量 化宽松(QE)则是灵活性相对更强的政策操作,美联储或根据经济的实际 情况调整其资产购买计划,在疫情严重时适当增加资产购买规模,在疫苗 投入使用后逐渐减少资产购买,从而对长端利率产生影响。且经济修复和 再通胀或对长端利率带来一定的上行压力,明年美债或走出熊陡趋势。
财政政策:居民失业保险和中小企业与航空业救助仍有必要
今年 10 月美国居民工资收入、经营性收入等分项已经比去年 12 月略高,恢 复情况稳健,叠加前期高储蓄积累的大量收入,再次向公众直接发放现金支 票的必要性较小。考虑到结构性失业因素,额外的失业保险仍有一定必要, 但金额可能低于今年的每周 600 美元。中小企业和航空业的修复依然较为受 限,后续同样需要一定的财政援助。我们结合各项支出分项进行测算,认为 明年美国财政刺激的金额可能位于 8450 亿美元至 1.3 万亿美元之间。
耶伦被提名财长,未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或会更加协调
耶伦将继续维持针对州和地方政府的实质性支持,并加大对医疗领域的财 政扶持,支持缓解疫情。同时,财政政策将通过完善失业保险、直接投资、 提供医疗支持进一步缓解经济危机,且未来财政部与央行之间的政策默契 程度将会提升。此外,财政部长人选具有央行行长的工作履历将给市场稳 定的政策承诺,美联储的政策预期短期内并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中美关系 方面,耶伦就任或意味着关税降低和美国制造业回流或有所加速,我国国 企改革或有所加快,且制裁中国科技企业的步伐或许并不会停歇。
风险提示:疫苗效果不及预期,美国政策过早收紧。
小程序无法查看,请移步学而知识库网站或手机版
如果无法下载,请联系客服索取报告